今年2月底,汕头市区大学路鮀浦路段绿化圆盘一处城市排污管检查井发生爆炸,经多部门联合勘察查明这起事故系非人为地下排污管道沼气爆炸事故。事故至今让不少人仍心有余悸,市民居住环境周边布满了城市排污系统,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值得大家深思。
据了解,城市排污系统把人们产生的废水收集并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排污管道内环境潮湿,极易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气体——沼气。沼气如得不到合理释放,积聚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可能就会发生爆炸。如果沼气的聚集量多、浓度高,其爆炸威力可与煤气爆炸类似,气浪可掀翻百斤重的井盖并将其炸成碎片,震裂路面地砖及周边房屋,爆炸产生的气体还可引起人体中毒。
如何远离这种可怕的爆炸事故呢?环保部门表示,由于居民住宅的化粪池的管理易被忽视、清掏不及时,这样容易导致与其相连的排污管道发生毒害气体聚集,成为一颗“定时炸弹”,一遇明火就形成爆炸。因此,排污管网系统建设和管理单位要建立定人、定责、定期的下水道污水管的巡视及维护制度,定期疏捞、保持污水管道畅通。
“沼气自然条件一般不会自燃自爆,除非被火种点燃引爆,发生沼气爆炸事故,很多时候是人们不了解沼气的性质和麻痹大意造成的。”市环保部门提醒市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勿向排污管倾倒液化气等可燃气体残液或在污水管沿线点燃明火。如果闻到化粪池发出较浓的臭味,一定要向市政部门联系,也可向消防部门反映。广大家长也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们接触打火机、鞭炮等物品,更不可让孩子将鞭炮塞进污水管道及化粪池洞孔燃放,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