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广东省共调动消防警力654人、消防车辆51辆。其中,奥体中心开幕式现场部署重兵504人、消防车26辆。同时调动佛山、东莞、中山消防支队和省消防总队直属特勤大队等4个单位150名官兵,25辆消防车集结广州周边,随时待命,应对突发事故。
504名消防警力“贴身”护卫奥体开幕式

记者从广东省消防总队了解到,12日上午9时整,负责亚残运会开幕式消防安全保卫的504名官兵全部集结奥体中心,并迅速开展执勤保卫工作。截止晚上8点整,消防安保团队各子团队已对亚残会开幕式现场进行多达11次的巡查检查,发现并消除了各类火灾隐患50余处。
“压力比在亚运会开幕式主会场海心沙大得多!”
广州市消防局防火处处长李梅玲坦言,由于奥体中心已有10年的使用时间,电气线路老化、功能用房较多。此外,由于开幕式在场馆内举行,容易产生动态性火灾隐患,组织人员疏散难度较大,这些都给防火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据了解,亚残运会消防安保工作在参照海心沙亚运会开闭幕式消防安保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现场的执勤警力,采取分区域、不间断、地毯式巡查等“人海战术”进行死看死守。
李梅玲介绍,在开幕式现场的大约600米的环形电缆沟内,就部署了16名消防官兵,大约35米1人。密度比在海心沙的时候大很多。在加强人防的基础上,技术手段的防范工作同样得到较强。在开幕式现场的每一个区域及重点防护部位的巡查人员都配备了热成像仪、点式测温仪等先进器材装备。开幕式前,巡查人员必须每小时对责任区巡查一次;开幕式开始后每半小时巡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突发的电气线路问题。
70米悬空“马道”执勤必须“零差错”

在奥体中心开幕式的东西两侧观众席的上空,排布着纵横交错的钢架结构,每条钢架结构大约70厘米宽,可容2人侧身通过,就像古代跑马走道,术语称为“马道”。在“马道”上,有10名消防官兵携带高压细水雾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灭火毯等消防装备进行看护。
广州市消防局防火处火调科工程师、奥体中心西侧“马道”负责人林基深告诉记者,“马道”最高处有70多米,低的有60多米,上面排布了大量的电缆线和电器控制、音响等设备,用电量很大,容易引起电器短路、接口过热等火灾危险。12日上午一大早,他和他的团队就开始对“马道”上的前次电器设备进行不间断的巡查,清除一切可燃易燃物品。
林基深说表示,“马道”执勤对消防安保团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有队员必须“恐高”心理,并能提出灭火器在“马道”上跑动,以防出现警情的时候能够用最短时间进行处置。
“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是对我们的死命令”。林基深告诉记者,东西两侧“马道”下大约有6万名观众,70米高空下即使掉下一颗钉子,对观众都可能产生巨大伤害。林说,每次上“马道”前,队员们必须对自己的全身搜查一遍,除手机、对讲机外,其他如钥匙什么的都不允许携带。手机、对讲机也必须装在口袋里,并拉上拉链。上“马道”后第一件事就是将灭火器等消防装备用绳子固定好。电器设备必须确保正常运行,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采取断电等措施。尽最大可能不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装备,因为即使用灭火器喷一下,“药剂”也会掉落到观众席。
铁丝网加防火布确保“手语”网幕消防安全
观众们一定注意到,在亚残会开幕式中的一个重头戏就是缓缓升起巨型“手语”图形。焰火保卫团队区域负责人、广州市消防局特勤大队教导员张国和告诉记者,“手语”图形是由巨型网幕上加装的